2023終於全世界迎來了後Covid時期,Covid的影響除了讓飛機無法飛,人們無法透過飛機跨國旅行,我的大部分朋友都有提到Covid的這三年,幾乎大家都胖了一圈。
而我自己因為2021年與2022年的兩場跟Covid的戰役,體重算是維持住,但體能因為運動教室為了避免群聚感染,停掉了飛輪課,體重的數字卻慢慢的往上去,真希望這是買的股票啊!
自己是一個很ㄋㄧㄡˋ又挑惕的學生,幸運的在身體覺醒的路上遇到了很棒的瑜伽老師跟飛輪老師,他們各代表了我在身體工作上的不同階段,秋山老師讓我看到身體因不良姿勢及肌肉使用不當所造成酸痛的狀況,幾十年習慣的養行雖很難一下子就糾正,但總是可以在因姿勢不良而痠痛發生時,提醒自己立即糾正姿勢而可以減緩不適。
如果不是好友去上了飛輪課進而邀約我一起去上,我想我一輩子應該不會有動機去上這樣高有氧的運動,因為我是一個只要爬坡就心臟喘到不行,感覺心臟快要掉出來人;教室就在辦公室附近,下班後去,不浪費時間,就這樣2016年春天,被好友拉著開始上飛輪課,好友一開始上兩個老師的飛輪課,經過一期比較後,她留下感覺比較好的Lulu老師的課,算是先幫忙篩選過的。
第一次上課Lulu花了大概半堂課扎實的教我們正確調整屬於自己的飛輪的位置,根據身高在上課之前調到正確的位置是避免運動傷害的第一要件,所以她希望我們每次上課面對不同的車子都要能有能力去調到正確的位置的能力。但這麼高有氧的運動對於我這樣高體脂的胖子負擔很大,短短的50分鐘內,扣除掉熱身後,還是喘到快往生,汗流有一缸吧!下課後立馬換衣迫不急待趕快回家梳洗。
大概整整有一年的時間,每一期(2個月)結束後,我都掙扎著要不要再繼續上課,不...是每一堂課結束後,我都跟朋友說我下一期不要再報名了,內心卻也知道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有益,也感受到身體在規律中慢慢的越來越好,只是每一週的50分鐘的喘息讓人的說出了不理性的話,哈哈!
2017年初,飛輪課滿1年,我浪漫的帶著外甥單車環島....是啊!浪漫到極致,但沒上路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室內的練習在戶外中一一被檢驗,環島過程很驚險也很愚蠢,但一大一小平安返回家裡。這個平安並不全然是運氣,一年的飛輪課,Lulu經常耳提面命的正確姿勢讓我膝蓋沒有廢掉,還無需帶護膝的順利騎了580KM在九天內。
喜歡Lulu飛輪課,但後來她去了澳洲,為了維持體力,選了其他老師的課,感覺就是不對....Lulu的課會有課表,她會針對每次上課要鍛鍊的內容設計,上課是有層次與厚度的,甚至有時候她會帶入情境,記得有一次她把燈關掉,要我們想像某些情境,那些都是她課程才有的,這樣的課程內容與方式讓我對於飛輪課建立了一個標準,飛輪課不再是僅僅只是加速、阻力這兩個而已。
也是這樣讓我現在不再有空間去上其他老師的課啊!因為真的受不了沒有內涵的飛輪課> <
期待未來有機會可以再重新體驗Lulu的課程.....

2020.11.05
騎飛輪4年10個月,今天是新的一期偏偏沒有新生,全部學員都帶心率錶,騎的腳好酸,心臟好喘....老師說以後飛輪課要靠科學的心率錶,不再靠自我感覺了。
留言
張貼留言